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安琪)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天下午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中國推動的是互利共贏的合作,是更加包容、普惠、平衡的共同發展。這種合作也得到發展中國家的高度認可。
據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近日在七國集團(G7)峰會上稱,許多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正尋求可持續融資,“一帶一路”倡議看似性價比較高,但一些全球南方國家在對華合作中接受中國貸款,最終陷入“債務危機”。G7國家應向有意合作的發展中國家提出互惠伙伴關系,盡快形成具體方案。
針對馮德萊恩對“一帶一路”的無端指摘,毛寧2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相關問題時說,“聽到這種論調,我們不禁想問,作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幾個國家,七國集團為發展中國家的福祉做過什么實實在在的貢獻?為什么要一再抹黑和干擾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正常合作?”
毛寧指出,中國始終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中方同發展中國家合作是為了實現共同發展,這種合作也得到發展中國家的高度認可。“一帶一路”倡議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關鍵就在于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中方從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合作從來不夾帶地緣政治私貨,中國推動的是互利共贏的合作,是更加包容、普惠、平衡的共同發展。中國也高度重視債務的可持續性問題,始終盡己所能幫助發展中國家緩解債務負擔。根據有關研究機構的報告,中國在二十國集團(G20)緩債倡議框架下貢獻的緩債額度已經超過了七國集團國家的總和。近日,美國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中心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同發展中國家的投融資合作源于資金接受國的巨大現實需求,有助于解決當地發展瓶頸,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有望使全球實際收入增長最高3個百分點。
毛寧表示,如果七國集團有關國家真的重視發展中國家,就應當盡快兌現每年將國民總收入的0.7%用于官方發展援助,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氣候融資等既有承諾,多承擔一些國際責任和義務,多為發展中國家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