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融冰” 讓每個肌萎縮患者都燦爛微笑

導讀從小立志從醫,為幫助肌萎縮疾病患者減輕痛苦,積極投身冷門專業;致力暖冰病房工作,獲得過多項科技獎項,幫助患者延緩病情發展,他出色的

 從小立志從醫,為幫助肌萎縮疾病患者減輕痛苦,積極投身“冷門”專業;致力“暖冰病房”工作,獲得過多項科技獎項,幫助患者延緩病情發展,他出色的業績,不僅得到了患者的認可,也獲得了同仁的肯定和表揚,他就是河北以嶺醫院肌萎縮專科主任李建軍。

投身“冷門”專業,攻關醫學難題

  “ 能夠成為一名治病救人的醫生,我覺得很驕傲。”李建軍告訴記者,他的祖父就是一名鄉村醫生,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頭,都堅持為鄉親們出診看病。每當看到鄉親們不再被疾病折磨,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就為有這樣一位祖父感到自豪,也因此對行醫看病情有獨鐘。

      于是,高中畢業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到河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就讀。當時很多醫學生選擇中醫內科或者其他專業作為主攻方向,然而在石家莊開發區以嶺醫藥研究所實習時,他看到很多身患肌萎縮疾病的患者,因為找不到專業醫生治療,四處碰壁,為了幫助這類患者減輕痛苦,李建軍選擇了肌萎縮這一“冷門”專業。

 

微信圖片_20210531101856.png

 

       三十年如一日,練就一身硬本領,李建軍師從吳以嶺院士,從事中醫藥治療各類肌萎縮、肌無力疾病,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臨床工作中針對肌肉萎縮的難治的關鍵點和危及生命的重要癥狀,進行了臨床攻關,梳理病情的相關機理,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干預,綜合治療使肌肉萎縮治療中的難點的療效得到提高,比如針對區域性的肌肉萎縮,或者肌肉萎縮的不平衡,采用定向肌肉生長法,有助于定向的幫助肌肉的生長;針對一些癱瘓早期的病人,創立了序貫四關癱瘓站立法;針對構音不清、吞咽困難的患者,采用五氣通調療法,有助于改善相關癥狀;針對肌張力不高、關節活動不靈活,采用溫陽柔筋法,既有助于關節靈活度的改善又有助于肌力的增加;針對肌肉跳動,總結了肌肉跳動的十種方法,選擇性的應用,療效突出等,臨床工作中不斷創新,也獲得了多項科研獎項,河北省、市科技進步獎十余項。

以患者為中心,樹立精品服務意識

       在肌萎縮病房,很多重癥病人,依靠呼吸機生活,需要醫護人員全程護理,吸痰、大小便、翻身、插氣管……為此,李建軍經常放棄休息時間,不管是節假日、周末,還是夜里,在病房里你總是能看到他的身影。

   “今天感覺狀態好點嗎?”眨眼兩次,“頭還疼嗎?”眨眼一次……李建軍說,他們針對不能說話的肌萎縮患者“發明”了一種專屬語言,病人眨眼一次代表“否”,兩次代表“是”,以此確認著病人的感受。“患者生病后,一般都比較著急,醫生必須理解,耐心負責地對待他們。”李建軍說,要以患者為中心,解決患者的各方面困難,樹立精品服務意識,贏得患者信任,更好地開展工作,為更多的患者服務,使肌萎縮的療效不斷提高,形成良好的口碑。

      河北省臨城縣的宋先生早在2003年就被確診為運動神經元病。無奈之下,他放棄了學業,開始求醫。幾經輾轉,來到了河北以嶺醫院肌萎縮科。李建軍通過中西醫結合強化治療的方式,精心護理,幫助宋先生延緩了病情的發展。

除了治療疾病本身,還需幫助患者重塑生活信心

  “感謝河北以嶺醫院肌萎縮科的醫護人員,否則我現在只能待在重癥監護室里看天花板。”在石家莊龍泉湖公園,一位氣管切開戴呼吸機的運動神經元病患者,坐著輪椅,手持國旗,在家屬及醫護人員陪同下游園,顯得非常開心。

   “運動神經元疾病,俗稱漸凍人,當疾病發展嚴重時,就可能會造成肌肉萎縮和肌肉無力。”李建軍表示,作為一個具有多年臨床經驗的治療肌萎縮的專家,有一種情況,是讓他們深深害怕的,那就是對這類疾病的“誤解”,很多人認為,得了肌萎縮、肌無力就沒有了希望,實際上,通過積極的對癥治療,很多患者往往能收到較好的療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減輕痛苦。

      李建軍說,為給患者提供人性化、跨團隊整合性醫療照護,他們還積極與上海蒲公英漸凍人罕見病關愛中心聯合開設了患者就診的綠色通道,合作成立“暖冰病房—胃造瘺關愛基地”、舉辦“眾志融冰 微笑明天”漸凍人關愛主題活動。

   “面對疾病,醫生患者其實是一家人,醫患齊心,共抗病魔,才能有助于更快的康復。”李建軍說,幫助患者重塑生活信心,尋找生活的希望,也是治療的重要一部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